专业深耕 律师观点 | 京师贵阳律所肖创律师浅析白酒产业的商标权保护困境与对策——以贵州白酒产业为视角
【摘要】商标权保护对于白酒产业尤为重要。随着白酒产业对商标权重要性认识的进一步提升,白酒产业对商标权保护越来越重视,但白酒商标权保护还存在较多问题,侵权问题屡禁不止,给商标权人造成极大损失。本文旨在以贵州白酒产业为视角浅析白酒产业应对商标侵权,加强商标权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白酒产业;商标权保护;白酒
引言
贵州的白酒产业历史悠久,刻上了深厚的“ 红色文化”印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得到长足的发展。2022年国务院印发《 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五 (十七) ”规定,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从 2022 年第二季度起, 酱香白酒产业就成为贵州省工业产业之首。《2024 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贵州省继续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持续推动白酒产业转型升级, 清理退出白酒企业632家、提升改造995家,扩大优质产能,开展“黔酒中国行”等活动,带动产销增长,白酒产业增加值增长10.7%,为工业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商标权保护是白酒产业品牌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持续、有效的保护才能让品牌不断做优做强。
一、概述
(一) 基本概念
1.白酒的概念
白酒指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1]
2. 商标权的概念
(1) 商标是生产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生产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与其他生产经营者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商业标志。标志不是商标之“本”, 商誉才是商标之“本”, 商标法所要保护的并不是商标的“标志”,保护的是商标的区别性,以及其背后承载的商誉。[2]
(2) 商标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商标权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的专有权以及未注册商标使用人对其使用的未注册商标享有的使用权;狭义的商标权仅指注册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依法享有的专有权。
商标法规定的是狭义的商标权,即商标专用权,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权中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权利。[3]
(二)贵州白酒产业概况
贵州白酒产业是我国白酒产业中的璀璨的明珠,底蕴深厚,酿造工艺独特,是中国白酒的重要产区之一。截至 2022年底,全省白酒生产许可获证企业 550户、登记发证白酒小作坊 7173户,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80户,酒类销售公司27831户。[4]贵州白酒品牌高度集中,茅台酒、习酒是其中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引领了产业的发展。贵州白酒在中高端白酒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量超过了30万千升。二、白酒产业商标侵权的表现及特点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酒类产业知识产权报告》显示,86.96%的企业遭遇过知识产权侵权,尤以商标侵权最为突出,占比高达78.26%。白酒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商标侵权问题。
对此问题,本文还以贵州白酒行业为视角进行分析。近年来贵州白酒产业发展加速升级,在生产方式转变、产业政策调整和激烈市场竞争中,头部酒企拥有资金管理上的优势,但大部分中小酒企、白酒小作坊却面对市场竞争、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虽然政府通过颁发许可证的方式对白酒小作坊进行规范管理, 但由于缺乏商标权保护管理和战略规划,商标权维权意识薄弱,中小酒企、白酒小作坊甚至头部酒企均在商标权保护上遇到了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白酒行业商标侵权的表现
侵权现象频发、方式日趋多样,茅台镇等地的地理标志受到不同程度的滥用和侵犯。虽然中小酒企、白酒小作坊丰富了贵州白酒的产品线,也促进了经济发展,但资金和管理上的劣势,导致产品辨识度低,消费者难以区分真伪,为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生存空间。
(二 ) 白酒行业商标侵权的特点
总的来看,近三年来,贵州省白酒产业主要呈现为“以制假售假为主”“触犯罪名集中”“案件地域集中”“共同犯罪多发”[5]。
三、白酒行业商标权保护的困境
(一) 商标权人维权成本高
法律诉讼频繁、维权成本高,以贵州茅台为例,每年用于防伪应用及市场维权的费用接近4亿元,[6]反映了酒企在商标保护方面的高昂成本,对酒企产生了较大压力。
(二) 商标权人的内部管理问题
商标权人防御侵权的能力较差,维权的专业化水平较低,不同发展阶段的酒企对商标权的重视程度不一。
(三) 监管部门的监管问题
白酒生产销售的特点是跨时间空间,这使得跨区域的监管执法工作协同上具有天然滞后性,效率低。
(四) 司法机关打击力度问题
虽然司法机关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仍需不断完善监管协同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四、保护对策
(一)加强商标注册与管理
酒企应全面注册包括标语、图案、品牌名称等所有可能使用的商标,并注册覆盖不同类别中可能被仿冒的范围,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定期查看商标公告实时监测商标动态,一旦发现有人申请与本企业商标相近的标志,应迅速提出异议或争议;同时与监管部门联动加强对地理标志产品监管,防止被滥用。
(二)技术防伪积极维权
采用如特殊油墨、二维码、射频识别电子标签(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等高科技防伪措施,指引消费者有效验证产品的真伪。确保每 一件产品的来源和流向均可追踪,应建立完备的产品追溯体系。一旦发现商标侵权行为,第一时间向监管部门举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
加强内部培训,引导员工理解商标的重要性,提升侵权识别能力。加强对供应链的管控,确保原材料和包装的来源可靠,防止假冒产品混入供应链。
(四)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
监管部门、司法机关应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定期高频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行业协会应当发挥自律作用,组织成员企业共同应对侵权行为,共享信息,开展跨区域跨行业合作。
发布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仁怀市作为酱香型白酒主产区所在地发布了《仁怀市酱香型白酒管理办法(试行)》,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7]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发布了《 贵州白酒知识产权保护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年—2023年)》持续推进白酒知识产权检察保护, 三年共受理审查逮捕涉白酒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54件618人,审查起诉345件774人;坚持全链条打击,对侵权白酒的制造者、销售者、包装工人、运输人员及上下游人员,进行全面深挖彻查,加大追赃挽损力度,三年共为白酒企业追回损失3200万余元。[8]
(五)公众教育与品牌建设
通过多媒体渠道、公益广告等多方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商标侵权问 题的认识,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保持高标准的品质和服务 , 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六) 数字化管理
为提高对商标侵权违法行为的监控效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势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管理。实时监控电商平台等各类渠道,实时处理商标侵权行为。酒企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互相提示相关侵权信息,及时预警及时响应。提高透明度,分享保护成果,定期发布行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报告。
结语
一个好的商标,凝聚的是品牌背后良好的商誉,汇聚的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良好品质与服务 , 是商标背后无数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对于白酒行业特别是凝聚着深厚品牌文化的贵州白酒行业,保护好商标权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全社会的持续努力。